历时三年的金融罗生门开始了新的发展。香港联交所近日发布公告称,诺和健康于10月27日取消上市地位。
历时三年的金融罗生门开始了新的发展。港交所近日宣布,诺和健康于10月27日退市,这家曾经被誉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的明星公司将正式退出资本舞台。 Novo Health于2015年在杭州成立,创始团队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业者的方向是针对结直肠癌、胃癌等高发癌症类型的早期筛查。这意味着无需去医院做胃镜和肠镜,在家就可以进行粪便采样,预筛癌症风险。 2021年,Novui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300亿港元。这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癌症筛查产业化的转折点。但辉煌只持续了两年。 2023年,NOVO Health被指涉嫌违规卖空报告中的金融欺诈。于2024年3月停牌,现已摘牌。最新的医疗自媒体调查“健文咨询”透露了更多细节:为了影响业绩,诺菲健康销售不允许商家从环卫工人那里购买公厕粪便作为测试样品并创建虚拟订单。体外诊断行业自媒体“IVD资讯”创始人张红华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诺和健康丑闻暴露出的问题是,体外诊断从设计、制造到营销,是一门缓慢的生意,仅依靠资本市场运作很难“快进”。资料来源:诺慧健康官网已暂停18个月。诺慧健康创始人之一朱叶清在一次公开分享中提到,公司前期招人的时候,他首先会问:“你觉得公司做的业务是做生意吗?”每天都ece吗?这是一件很low的事情?”这句话让很多受访者感到害怕。这个细节可以让你更直接地了解这家公司。数据显示,中国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诺和健康的主打产品之一是结直肠癌早筛检测试剂盒“肠胃清”。用户只需在家采集一份,无创无病,寄给公司检测,结果就出来了。 几天后即可使用。 Novo Health进入了该国几乎空白的市场。 2020年,“肠胃清”成为国内首个正式获批上市的早期癌症筛查产品。次年,被纳入第一版彩色筛查指南,被公认为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他产品,如“吹管”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大便潜血自我检测装置, “胡兰叶素““lum管”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幽门螺杆菌自我检测设备。此外,诺福健康还开发了肝癌、鼻咽癌、宫颈癌等筛查产品线。2021年2月,诺福健康登陆港交所,被带到高光时刻。2023年上半年,公司披露营收 2022年为7.7亿元,同比增长259.5%,连续两年实现近三倍增长。其中,“常维清”营收3.6亿元,同比增长266.2%,是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但爆炸性增长引发了质疑。 2023年8月,美国财经媒体CapitalWatch发布卖空报告, 指责 Novui Health 2022 年的收入与预计销售额之间存在近九倍的差异。报道称,该团队进行了 16 个月的研究研究并对员工、医院和供应商进行访谈,分析筛查报告.pi和电子商务数据,得出结论:诺惠增加了对医疗机构、私人检测机构和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 Novui Health连续两天做出回应,认为该报告不准确且具有误导性。创始人朱叶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对方有意敲诈勒索。该公司随后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营收超过2022年。这一事件此前落在了罗生门身上。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3月,德勤作为Novo Health的业绩审计师,发函质疑其销售的真实性。同月,NOVO Health因无法发布2023年年报而被港交所强制停牌,股价定格在14.14港元。 2024年后,朱叶清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今年2月,他被选为执行董事。暂停 18 个月后,移除日期已明确。不少基金公司已将估值调整至接近于零。 “建文咨询”最近的一份报告补充了欺诈操作的细节:一些销售是结果,虚拟交易合同是卖家联系的。商人收回扣,从环卫工人手中购买公厕粪便作为检测样品。一个样本甚至被分成多个假测试账户。一个可耻的早期筛选产品却找不到市场。作为早筛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为什么NOVO Health提供如此激进的造假方法呢?业内观察人士推测,这可能与其商业模式有关。朱叶清曾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在“快反”领域生产癌症早期筛查产品。“常卫清”针对的是美国上市的产品Cologuard,这是全球首个基于粪便DNA结合粪便潜血的癌症筛查筛查,2014年获得FDA批准,随后进入联邦医保。该产品取得了出色的商业成绩——2020年销售额达到8.2亿美元。朱叶清认为,虽然“粪便样本+家庭”的产品模式 “检测”在国内是一个空白市场,商业模式同样可行。但尴尬的是,国内公众对癌症提前筛查的意识还不成熟。近年来,张宏华长期观察诺福健康的产品营销方式,他发现大部分体外诊断产品都是通过经销商销往医院,而且价格都压得很低。而诺福健康却为其溢价。 品牌和产品,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吸引g注意。但他直言,这个市场还是适合的。在中国,此类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医院,而不是消费者。过去,也有厂家免费赠送张宏华类似的产品,但他坦言自己几乎没有尝试过。癌症固然可怕,但作为一种慢性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大家低估,而且对粪便采样的要求也相当高,让人相当抵触。体外诊断自媒体《医疗行业观察》创始人邢戈指出,价格是阻碍消费者接受的重要因素。在电商平台上,“畅维清”一盒售价1996元,“泡芙管”售价99元,“悠悠管”售价149元。在星哥看来,如果每个人都每天体检一次,几十项的总费用还不到2000元。但光是检测结直肠癌就需要2000元左右,也就是大便结果呈阳性需要“金标准”结肠镜检查才能确诊,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很难接受。 唐加平星哥评论说,Cologuard在美国卖得很好,因为那里很难预约结肠镜检查,而且价格非常昂贵。早期筛查产品也可能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但在国内,这些条件并不适合。要打开市场,NOVO Health还需要进入医疗机构。但去医院意味着较长的周期,“甚至与肠镜、胃镜等医院检查服务发生冲突”,而且还需要纳入医保并得到医生批准。卖空者的报告显示,2022年,“常卫清”只会进入约26家医院,服务约6000名患者。公立医院的肿瘤治疗市场比私立医院大,但公立医院的产品销售比例不足6%。在张红华认为,诺菲健康的产品虽然获得了早期癌症筛查的“第一证”,但能否融入医院常规检测体系,进而被大众接受和使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