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场流通的鲜花中,十分之七来自云南。被誉为“亚洲花都”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经历了很多
全国市场流通的鲜花中,十分之七来自云南。被誉为“亚洲花都”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云南的“小花卉”已经串联起产业的“大链条”,催生出更多“花卉经济”新的增长点。
如今,云南花卉产业实力雄厚。不仅产量、交易量均居全国第一,还实现日均鲜切花交易4000万支,交易覆盖117个品类、1700多个品种。同时,我们加快了“走出去”的速度,已出口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卡玛卡兰青年改革家、昆明鲜花拍卖中心拍卖部主任李志军讲述了一束鲜花的故事我们从农场步行到全球市场。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是种植切花的绝佳场所。然而,几十年前,云南昆明的花农,仍然过着“背负着担子上街叫卖”的生活。市场狭窄,定价混乱。美丽的花往往卖不到好价钱。直到2002年12月,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才举行了花卉拍卖的“第一锤”,为当地花卉产业开启了新的可能。 “荷兰是全球花卉贸易的‘老大哥’,拥有成熟的经验和专业的市场运作机制,尤其是荷兰式拍卖,效率很高。”李志军回忆,为了寻找合适的车型,团队专程前往荷兰考察。回国后反复开会讨论。经过多次协商,他们最终决定引入荷兰式拍卖模式。
但改革的启动比想象的困难。 2002年12月启动时,20万株鲜切花首次通过拍卖进入市场。结果出乎意料。很多时候拍卖价格低于花农自己在市场上的批发价格。为了克服困境,会员经理们骑着小自行车直接奔赴田间地头,和花农一起坐在田埂上算“清账”,对拍卖的分类、分级、竞价规则进行了一些修正;针对“怕回款慢”的担忧,他们优化了资金结算系统,缩短了回款周期。经过长时间的打磨,花农准备再次尝试。结果,鲜花的单价比以前高了几毛钱!现在,周围的人都兴奋地给这里送来了鲜花,现场彻底沸腾了。
如今的昆明花卉射击中心就像一个股市交易大厅:12个交易时钟转动,900个交易席位挤满了人。经纪人盯着屏幕,点击手指即可以 0.04 秒的速度完成交易。抢花就像抢金子一样紧张。这里的鲜花交易价格指数就像股市指数一样,引领着全国鲜花的零售价格。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聚焦全产业链,继续从种业、终端种植、终端市场精耕细作,让这个“好产业”成为惠及群众的“幸福产业”。如今,作为“浪漫经济”代表的云南花卉产业,正在成长为综合输出的“好产业”。千亿元产值,带动了冷链物流的普及,冷链物流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等,从事花卉种植、分拣包装、物流运输、花卉电商等行业的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发展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
作为国内花卉市场的主力军,云南花卉正以实际行动落实全会部署:从强化精油、干花等品类到打造“丽江鲜花”等农旅一体化品牌,不断激发云南花卉文化旅游潜力。降低并激活高使用供给的自然消费。接下来,云南花卉将以标准化为基础,以国际化为目标,让花农从产业附加值中获得更多红利。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建设强国、民族振兴的磅礴力量,由国家网信办、江苏省委常委、中华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制作的《改革者》30集线上主题宣传短视频系列,由30位青年改革者采用沉浸式场景化方式,在全国22座城市,展现各地区、各行业深化改革创新创造的生动技艺,激励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在奋斗和变革中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苏向阳/文 包子源/导演王光强 张仁松/摄影 孙培培/后期张秋艳/设计


